共克时艰,精心筹划,两千余名研究生完成“云”端答辩初体验
——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首批线上答辩顺利完成
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学位申请的必要环节,疫情防控期间,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全体同仁携手共克时艰,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、毕业工作不延期、学位质量不缩水,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答辩,确保研究生如期毕业。截至6月4日,近200名博士研究生、2000余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线上答辩,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毕业工作平稳推进。
积极应变,多方调研制定线上答辩方案。北京工业大学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教育部、北京市以及学校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,将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,研究生院领导高度重视,要求工作人员早准备,早安排,全面推进学位授予工作,精心筹备视频答辩方案。以“线上线下同要求同质量”为原则,研究生院与相关高校同行广泛沟通交流,并对线上视频答辩的难点与关键环节反复探讨、多次测试,如视频答辩平台选择、如何实现研究生独立完成答辩、如何实现匿名投票、如何实现材料存档等,尽可能降低出现问题的风险。3月底,研究生院发布了《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视频答辩相关流程与要求》《“腾讯会议”与“钉钉”线上视频答辩使用指南》等8个文件,对视频答辩申请、审核与公告、组织流程、材料存档与提交等环节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,同时梳理答辩相关人员的工作要点,提供了线上视频会议平台和线上无记名表决票创建的操作指南。上述指导方案经研究生院院务会审议和主管校长审核通过后,于5月8日在学校内网发布,为研究生开展线上视频答辩吃了定心丸。
多方联动,协同聚力做好前期测试准备。各学部(院)对拟毕业研究生论文进展情况、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等进行全面摸排,因时制宜,陆续开展研究生的视频答辩工作。本次研究生答辩是学校首次使用线上视频答辩形式,得到了各学部(院)老师及学生的大力支持。各学部(院)研究生秘书与答辩秘书分工协作,反复测试答辩场地、音视频设备,演练模拟学位论文分享、突发事件应对等细节,为视频答辩做足功课。理学部硕士研究生答辩统一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的形式——学生线上、答辩委员线下,便于委员们更好的讨论和交流;同时,该学部在答辩前还建立了答辩秘书群,便于传达学部具体政策方案以及交流想法与经验,完善答辩流程。研究生们不惧疫情影响,主动配合测试软硬件环境,积极准备相关答辩材料,确保了视频答辩的预期效果。
各学部(院)线上答辩现场
规范严谨,以人为本线上答辩有温度。对于线上答辩,研究生感受颇深。城市建设学部博士生张仁波说:“之前没有经历也没有旁听过这种形式的答辩,并且总感觉没有现场互动答辩效果要差一些,我对此感到十分陌生和担心。好在研究生院和学部都发布了详细的操作指南,答辩组提前协调尽最大可能保证答辩的顺利进行。我最担心的就是网络和设备问题了。为此担任我们答辩秘书的老师,两次与我们沟通调试设备,并且以准备备用电脑、提前设置手机网络热点等预防措施以应对突发状况。”
“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之后,我的博士论文答辩如期举行。答辩过程严格按照研究生院通知要求,从个人陈述环节开始到回答问题以及宣读答辩决议,老师和学生热烈的交流,整个答辩过程规范而严谨,曾经那种熟悉的答辩会情景回来了。除了自己的论文答辩,我旁听过其他同学的视频答辩,因为突破了空间限制,不同地方的老师和同学可以很方便地沟通交流,唯一的不同仅仅是隔着屏幕而已。二十余年的求学生涯,以视频答辩这样一种别致的方式结束,注定会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。今后随着技术进步,视频答辩的效果将会更好,希望可以保留下去”。
研究生与答辩委员、导师合影
理学部博士生尹环强调:“视频答辩需要做足辩前准备,远程答辩软件、网络信号、答辩环境、录制视频、答辩资料、检查摄像头和麦克风,几项工作一个不能落下。”他说:“虽然疫情物理上隔离了老师和同学,但‘办法总比困难多’。没有前人经验的老师们和2020届的毕业生们,面对线上答辩这种新型挑战,不仅又Get了一项新技能,同时也为将来所要面对的困难积累了一份随机应变的激情。”
线上答辩打破了学位论文答辩的传统形式,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新方式的有益探索。目前疫情防控工作依然没有结束,在后续的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中,研究生院将以线上答辩为契机,充分总结相关经验,完善流程与细节,为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奠定基础。
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
2020年6月1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