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编者按】
为进一步培养我校研究生创新能力,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,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,特推出“优博风采”专栏,邀请校级及以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分享科研历程与学术体会、展示创新成果与学位论文等,旨在激励我校研究生秉持“不息为体,日新为道”校训精神,潜心研究、锐意创新。
本期专访人物: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 李翔晨
所获奖励名称:2023年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
【没有比脚更长的路,没有比人更高的山】
回顾6年的硕博经历,迷茫、焦虑和挫败也曾困扰我,但在导师的鼓励和引导、同门的帮助和支持以及数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中,我逐渐找到了科研的乐趣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,我阅读大量关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最新文献,从中汲取科研灵感与试验方法,应用于自己的试验和写作中。污水处理研究的试验周期往往长达数百天,在日复一日的反应器运行和试验检测中常会发现意外的创新点,研究思路也会逐渐被打磨和完善。科研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,枯燥单调也许是一种常态,战胜挫折并对抗焦虑的最优解便是于无趣中挖掘兴趣,在实践中寻找意义,不怕真理无穷,因为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。
【博士论文介绍】
论文中文题目:新型双短程亚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开发及脱氮性能
论文英文题目:PROCESS DEVELOPMENT AND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OF A NOVEL DOUBLE-LINE ANAMMOX TECHNOLOGY
作 者:李翔晨
指导教师:彭永臻 教授
培养单位:环境与生命学部
学 科:环境科学与工程
论文主要贡献及创新点
1.成功培育NO3-到NO2-转化率大于90%的短程反硝化颗粒污泥,在颗粒内部实现厌氧氨氧化菌原位高度富集,总氮去除率达95.6%;揭示了厌氧氨氧化颗粒的形成机制及功能微生物空间分布特点,为实际应用中厌氧氨氧化菌富集提供新思路。
2.首次开发了短程硝化和短程反硝化过程的双路亚硝化-厌氧氨氧化新工艺,提出了低温条件下优化废水比例的调控策略,实现了季节性变温环境中高氨氮废水深度脱氮,突破厌氧氨氧化技术89%脱氮率上限。
3.首次利用双短程亚硝化-厌氧氨氧化工艺实现热水解污泥消化滤液和城市污水深度脱氮,阐明了废水处理流程中复杂有机物降解及利用途径,剖析了功能菌群协同脱氮机制,为污水处理厂侧流与主流废水同步处理提供技术支持。
【博士期间代表性科研成果】
作者攻 博期间取得与博士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代表性成果(不超过5项) |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成果来源 |
获得时间 |
1 |
Multiple roles of complex organics in polishing THP-AD filtrate with double-line anammox: Inhibitory relief and bacterial selection |
Water Research, IF:13.400 |
2022.03 |
2 |
Highly efficient and synchronous nitrogen removal from ammonia-rich wastewater and domestic wastewater via a novel anammox coupled with double-nitrite-shunt process at low temperature |
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, IF:16.744 |
2021.12 |
3 |
Individual and combined effect of humic acid and fulvic acid on distinct anammox-based systems: Inhibition and resistance |
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, IF:16.744 |
2022.04 |
4 |
Characteristics of sludge granulation and EPS production in development of stable partial nitrification |
Bioresource Technology, IF:11.889 |
2020.01 |
5 |
Decipher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long the upflow anammox reactor: Sludg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species interactions |
Bioresource Technology, IF:11.889 |
2022.08 |
【与导师合影】
(图文:李翔晨;编辑:胡春瀛;审核:高春娣、韩红桂)